“哈马斯这回真没戏了。”刷到这条消息时,我正挤地铁,手机差点被挤掉。
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数字冷冰冰,却像一记闷棍敲在脑门。联合国大会刚投完,朋友圈就炸锅:有人说哈马斯要被“扫地出门”,有人担心加沙又要乱成一锅粥。我盯着屏幕,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这回,剧本彻底换了。
先别急着站队,先把时间线捋顺。2025年7月28日到30日,法国和沙特在联合国攒了个局,把各国代表拉到一起开了三天闭门会。门一开,《纽约宣言》直接甩桌上:统一国家、统一政府、统一法律、统一枪杆子。四句话,刀刀冲着哈马斯。文件第11条写得直白:加沙的钥匙得交回法塔赫,所有武器、地道、账本,一样不落。第17条更狠,国际出钱出人,帮巴勒斯坦重新拉一支只听法塔赫的部队。翻译成人话:哈马斯要么缴械,要么出局。
投票结果一出来,风向立刻变了。阿拉伯联盟17国集体发声明,劝哈马斯“体面退场”。沙特、埃及这些老大哥,以前还偷偷塞钱塞枪,现在直接翻脸:想跟以色列正常化?可以,先把哈马斯踢出去当投名状。伊朗那边也缩了,自家炉子都烧不旺,哪还有余粮管加沙。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以前动不动放几炮支援,现在连船都出不了港。哈马斯的外援,像被扎破的气球,噗嗤一声瘪了。
再看以色列。2023年10月7日“阿克萨洪水”之后,以军像红了眼的公牛,一路撞进加沙。哈马斯高层挨个被点名:哈尼亚在德黑兰被炸成灰,代夫被无人机追着跑,辛瓦尔在拉法地道里被堵个正着。一年不到,指挥链断成几截,剩下的小头目连对讲机都不敢开。以军发言人天天发视频:今天拆地道,明天缴火箭,后天发盒饭劝降。加沙城里四成地盘已插蓝白旗,哈马斯战士饿得啃压缩饼干,投降的越来越多。
最尴尬的是中国。2024年7月,北京把14个巴勒斯坦派别拉到一起签《北京宣言》,本想撮合哈马斯和法塔赫搭伙过日子。结果墨迹未干,哈马斯转头又往以色列扔火箭。中方代表脸都绿了:给过机会,自己不接,那就别怪别人换剧本。于是2025年7月,中国代表在《纽约宣言》上爽快签字,意思很明白——和平不是靠嘴炮,得先有人管住枪。
有人要问:法塔赫接得住加沙吗?我翻了翻资料,心里直打鼓。约旦河西岸的法塔赫警察,工资还得靠欧盟救济,突然要管200万人口的烂摊子,怕是要先学会修水管。但国际金主已经拍胸脯:先打钱,再派人,手把手教。翻译一下:加沙的重建合同,谁听话谁拿大头。
以色列这边也不是省油的灯。内塔尼亚胡一边喊“反恐”,一边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2025年9月,E1区域开工仪式直接直播,巴勒斯坦人看着自家地图被啃掉一块,气得跳脚。联合国喊停,以色列回一句“安全需要”。两边都在抢时间:法塔赫想赶紧接管加沙,以色列想趁乱多划地盘。夹在中间的,还是老百姓。
哈马斯手里最后一张牌,是48名被扣押人员。谈判桌上,他们想用这48条命换长期停火、换以军撤退、换未来政府里的椅子。以色列代表把文件一摔:人质先放,再谈别的。哈马斯代表脸色铁青:放了人,我们连谈判桌都上不去。僵局。
加沙的废墟里,孩子们在弹坑边踢球,球一滚就掉进没填平的弹坑。家长们抬头看天,盼着下一批救援物资别又被拦在检查站。联合国卡车排长队,以色列士兵挨个开箱检查,连一管牙膏都要拧开闻闻。人道组织急得跳脚:再拖下去,医院连纱布都用完了。
更魔幻的是社交媒体。哈马斯支持者发视频,配文“抵抗到底”;以色列支持者发战报,配文“正义必胜”。两边粉丝互喷,键盘敲得比枪声还响。我刷着刷着,突然看到一条本地博主发的照片:加沙市场重新开张,西红柿堆成小山,价格比平时贵三倍。评论区有人骂奸商,有人说能买到就不错了。战争里最真实的,永远是菜价。
回到投票现场。142比10,数字不会撒谎。弃权的那12国,心里算盘打得噼啪响:不想得罪美国,也不想惹怒阿拉伯兄弟,干脆装死。反对的10国,除了以色列自己,剩下几个名字一看就懂——都是把哈马斯当棋子的老玩家。
有人问:哈马斯真会消失吗?我看了看手机,推送弹出一条快讯:哈马斯基层指挥官在加沙北部现身,号召“最后一战”。视频里,他身后站着十几个蒙面人,枪管磨得发亮。底下评论第一条:“装备从哪来?”没人回答。
加沙的夜,比投票结果更黑。发电机嗡嗡响,灯光一闪一闪,像随时会熄灭的蜡烛。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不知道是交火还是庆祝。我关掉手机,地铁到站,人群把我挤了出去。
哈马斯的戏,唱到这儿,观众开始散场。有人鼓掌,有人骂娘,有人急着赶下一班车。加沙的明天会怎样?谁也不敢打包票。
你觉得,缴枪之后的哈马斯,还能留下什么?
长富资本-线上配资炒股网站-股票配资网站导航-炒股配资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