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48名人质里,只有20个还活着。
这个数字,像一块冰,砸在以色列议会外抗议的人群心里。他们举着亲人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在笑,可照片外的人,眼神里全是空洞。他们冲着大楼喊,喊“先救人”,声音嘶哑,带着一种被逼到绝路的颤抖。在他们看来,内塔尼亚胡政府发动的地面进攻,无异于一场豪赌,赌桌上是他们家人的命。
哈马斯那边,话放得更狠。他们直接告诉全世界,人质已经被拆散,像撒豆子一样撒在了加沙城的各个角落。军事分支卡桑旅的声明更直接,以色列的地面攻势每前进一步,人质回家的可能性就减少一分。他们甚至拿出一个盘旋在以色列上空将近四十年的幽灵来举例——罗恩·阿拉德。
阿拉德,一个1986年在黎巴嫩上空被俘的以色列领航员,从此人间蒸发。他的妻子最近在一封信里写道,以色列的决策者明明知道一个活着的囚犯是可能从世界上消失的,但他们还是决定要占领加沙。这句话,与其说是写给公众的,不如说是对内塔尼亚胡的泣血质问。哈马斯就是要用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所有人,他们的威胁,不是闹着玩的。
当然,内塔尼亚胡也有自己的说辞。他把这场进攻定义为对恐怖袭击的“必要回应”,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唯一选择”。这套说辞在国内或许还能争取到一部分支持,但在那些日夜期盼亲人归来的家属耳朵里,每一个字都显得冰冷又刺耳。
军事行动一旦升级,会把对方逼到什么份上,谁都清楚。家属们的担心,很快就得到了情报的印证。有消息说,哈马斯已经把一部分人质从地下隧道转移到了居民区的房子和临时帐篷里,故意让他们和普通平民混在一起。这棋下得太绝了,等于废掉了以色列空军的精准打击能力。你想炸?可以,连着平民和人质一起。
这让加沙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令人窒息的迷宫。哈马斯的发言人说,他们在街道、建筑和地下通道里准备了数千次伏击和爆炸装置。每一片废墟,都可能成为以军士兵的坟墓。从周二凌晨开始的这场地面进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血腥的巷战,每一步都要用命来换。
冲突从2023年10月那场突袭开始,到现在快两年了,早就打成了一锅烂粥。以色列想一劳永逸地拆掉哈马斯的骨架,可哈马斯手里攥着人质这张王牌。以色列进,怕人质没命;退,等于向哈马斯低头。而哈马斯呢,仗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密如蛛网的地道,摆出了一副跟你耗到底的架势。
国际社会一直在旁边看着,各种斡旋、呼吁,但谁也摁不住已经杀红了眼的两边。这片土地,就这样被反复拉扯、撕裂,满目疮痍。
你说,这场仗打到最后,到底谁是赢家?可能根本没有赢家。当一座城市变成活生生的地狱,胜利这个词,听起来都像个笑话。
长富资本-线上配资炒股网站-股票配资网站导航-炒股配资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